上海教改啟示錄
- 2012-06
- 親子天下雜誌35期
- 作者:許芳菊
為什麼上海的中小學,一學期能教三十三篇課文,台灣卻只能教
十三篇?為什麼上海的課堂上,學生能不斷提問、不斷討論?
為什上海的老師再也不必單打獨鬥,而能集體成長?這一切改變,
是如何發生的?有哪些值得台灣參考?
十三篇?為什麼上海的課堂上,學生能不斷提問、不斷討論?
為什上海的老師再也不必單打獨鬥,而能集體成長?這一切改變,
是如何發生的?有哪些值得台灣參考?
早上八點,上海人的上班時間,徐家匯的馬路中間站滿了攔計程車
的人。我與同行的兩位攝影,原本還優閒的站在路邊攔車,很快的,
我們就明白,一定得勇敢的擠到馬路中間跟大家搶,才能攔到車子。
的人。我與同行的兩位攝影,原本還優閒的站在路邊攔車,很快的,
我們就明白,一定得勇敢的擠到馬路中間跟大家搶,才能攔到車子。
來到上海,讓人瞬間激發出本能的生存能力。
上海人的敢於搶先、勇於競爭,也表現在他們的教育變革上。
在二○○九年的PISA(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簡稱PISA)評比中,上海中學生在閱讀素養、數學素養、科學素養
都拿到第一。
簡稱PISA)評比中,上海中學生在閱讀素養、數學素養、科學素養
都拿到第一。
PISA評比是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在一九九○年代末期,
開始針對十五歲學生在數學、科學、閱讀素養上,所做的持續、
定期的國際評比。PISA評比和一般人所想像的考試不同,考題的
設計主要在評估十五歲的學生能夠將他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
運用到生活的程度。
開始針對十五歲學生在數學、科學、閱讀素養上,所做的持續、
定期的國際評比。PISA評比和一般人所想像的考試不同,考題的
設計主要在評估十五歲的學生能夠將他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
運用到生活的程度。
PISA評比結果,在國際上被視為是對於一個國家人才、國力的
大檢核,相當程度的呈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競爭力。
大檢核,相當程度的呈現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競爭力。
在二○○九年的PISA評比中,共有六十五個國家與地區參加。
其中,台灣是第二次參加,上海則是首次參加。而第一次參加
評比的上海,成績一公布,就震驚全球。美國總統歐巴馬在
公開演講中多次提及上海,希望美國教育要多向上海借鏡。
歐洲各國媒體,包括法國、德國都派出記者到上海採訪了解。
其中,台灣是第二次參加,上海則是首次參加。而第一次參加
評比的上海,成績一公布,就震驚全球。美國總統歐巴馬在
公開演講中多次提及上海,希望美國教育要多向上海借鏡。
歐洲各國媒體,包括法國、德國都派出記者到上海採訪了解。
啟示一 課堂大改造: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
走進上海新黃浦實驗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課,孟慧老師一上課
就問學生:「今天要討論的課文議題是什麼?」只見學生一
個個像鹹蛋超人般神勇的舉手,熱烈的回應。
就問學生:「今天要討論的課文議題是什麼?」只見學生一
個個像鹹蛋超人般神勇的舉手,熱烈的回應。
再走進上海建平中學西校,八年級的語文課,老師先放了一段
一分鐘學生拍的「微電影」,這是上堂課給學生的作業,主題
是「長輩」,緊扣著今天要說的主題—「外婆的手紋」。
一分鐘學生拍的「微電影」,這是上堂課給學生的作業,主題
是「長輩」,緊扣著今天要說的主題—「外婆的手紋」。
這裡和在新黃浦實驗學校看到的情景一般,短片播放後,老師
開啟了一連串的提問、討論。
開啟了一連串的提問、討論。
這樣一堂課,跟傳統上老師從頭到尾一段段講解課文、解釋字詞,
學生以聽講為主的景象很不同。在這裡,學生起來發表、討論的
時間多,靜靜聽課的時間很少。
學生以聽講為主的景象很不同。在這裡,學生起來發表、討論的
時間多,靜靜聽課的時間很少。
上海過去的課堂,其實也是老師「滿堂灌」(填鴨)、學生被動
聽講的情景,但是在上海二次課改之後,若還這樣上課,套句
上海老師自己說的:「這是把課文『碎屍萬段』,肯定會在評課
的時候被批得體無完膚。」
聽講的情景,但是在上海二次課改之後,若還這樣上課,套句
上海老師自己說的:「這是把課文『碎屍萬段』,肯定會在評課
的時候被批得體無完膚。」
自詡為「發達地區」的上海,是全中國大陸教改的先鋒。在一九
八八年~一九九七年之間,就進行了從幼兒園到中小學的一期
課改。一九九八年,也正是台灣如火如荼進行教改的同時,上海
也展開了二次課改。
八八年~一九九七年之間,就進行了從幼兒園到中小學的一期
課改。一九九八年,也正是台灣如火如荼進行教改的同時,上海
也展開了二次課改。
參與了二次課改課程與教材規劃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鄭桂華
指出,上海的一期課改,主要以學科為中心,強調知識的建構;
但到二次課改,順應國際潮流,課改走向以學生為中心,強調
學生要有綜合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為目標。
指出,上海的一期課改,主要以學科為中心,強調知識的建構;
但到二次課改,順應國際潮流,課改走向以學生為中心,強調
學生要有綜合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為目標。
二次課改之後,上海中小學課堂有了大轉型。上海北蔡中學語文
教師葛筱寧指出:「一堂好課,基本上是圍繞在創新與實踐這
兩件事,看你有沒有激活這學生的創新精神、有沒有機會讓他
實踐。如果有,這就是一堂好課。」
教師葛筱寧指出:「一堂好課,基本上是圍繞在創新與實踐這
兩件事,看你有沒有激活這學生的創新精神、有沒有機會讓他
實踐。如果有,這就是一堂好課。」
啟示二 課程大變革:基礎、拓展、探究型課程兼備
在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標下,上海二次課改
也對中小學的課程,做了一次轉型。
也對中小學的課程,做了一次轉型。
二次課改後的課程架構,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
課程兼備。
課程兼備。
鄭桂華教授指出,基礎型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必須達到的能力,
也會有傳統的練習與背誦。拓展型課程則根據孩子的興趣給予
另外的學習,例如,由學校設計課程,星期五下午兩節課由
學生去選修(類似台灣的社團活動)。探究型課程則強調問題
意識、問題解決能力。例如學校旁邊有條河,河水有問題,就會
讓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取水樣、做實驗,發現生活中的
問題,去解決。
也會有傳統的練習與背誦。拓展型課程則根據孩子的興趣給予
另外的學習,例如,由學校設計課程,星期五下午兩節課由
學生去選修(類似台灣的社團活動)。探究型課程則強調問題
意識、問題解決能力。例如學校旁邊有條河,河水有問題,就會
讓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取水樣、做實驗,發現生活中的
問題,去解決。
探究型課程從小一就進入課表,一週有兩節。新黃浦實驗學校
副校長湯國平指出,在新黃浦,探究課不限於一門課,它是
綜合性的。從小一開始,每學期選兩個問題,圍繞這主題,
大家分頭查訪資料,然後進行交流,最後形成觀點。「問題
也許很簡單,但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參與,要讓學生能夠主動
的發現問題,」湯國平說。
副校長湯國平指出,在新黃浦,探究課不限於一門課,它是
綜合性的。從小一開始,每學期選兩個問題,圍繞這主題,
大家分頭查訪資料,然後進行交流,最後形成觀點。「問題
也許很簡單,但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參與,要讓學生能夠主動
的發現問題,」湯國平說。
啟示三 教材大翻新:從知識走向思考、感受、探究
在課程改革的同時,上海的中小學教材,也同時進行著大翻新。
鄭桂華教授指出,上海二次課改後,教材最大的改變,是更
強調學生對文本的體驗,而不是只有對作品的理解,它也會
強調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作業的練習題也朝這方向設計。
強調學生對文本的體驗,而不是只有對作品的理解,它也會
強調學生個人的閱讀感受,作業的練習題也朝這方向設計。
以上海七年級的語文教材為例,每篇課文之後,都有清楚的
「學習建議」,包含「閱讀」、「表達」和「積累」。
「學習建議」,包含「閱讀」、「表達」和「積累」。
在「閱讀」的學習建議裡,都是跟思考練習有關的題目
:文中寫了「媽媽」和「大姨」兩位母親,他們在對待
子女的態度上有什麼共同點?
:文中寫了「媽媽」和「大姨」兩位母親,他們在對待
子女的態度上有什麼共同點?
在「表達」的學習建議中,則側重讓學生運用的能力,例如:
課文從「我」的角度來講述故事,請嘗試換一個角度(例如:
表哥或媽媽的口吻),小組交流一下。
課文從「我」的角度來講述故事,請嘗試換一個角度(例如:
表哥或媽媽的口吻),小組交流一下。
在「積累」的學習建議裡,則比較類似台灣熟悉的字詞解釋
與練習,但他們更鼓勵學生從課文延伸出去,自己去查資料,
積累更多類似的字詞。例如,悲愴(體會一下與「悲傷」在
感情程度上的差異),這些學習建議,不只是老師上課提問
討論的參考,也是學生在家需事先預習的作業。
與練習,但他們更鼓勵學生從課文延伸出去,自己去查資料,
積累更多類似的字詞。例如,悲愴(體會一下與「悲傷」在
感情程度上的差異),這些學習建議,不只是老師上課提問
討論的參考,也是學生在家需事先預習的作業。
當我好奇的詢問上海的小學生,老師在課堂上沒有做很多
了。而且老師說,不懂就問,錯了沒關係!」
了。而且老師說,不懂就問,錯了沒關係!」
走訪上海的中小學,發現他們很重視課前預習,與小學生訪談,
幾乎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會詳細指導,如何在家先預習課文。
例如,先朗讀兩遍,把不會的字詞先查一查,或是不懂的問題
提出來問老師。
幾乎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會詳細指導,如何在家先預習課文。
例如,先朗讀兩遍,把不會的字詞先查一查,或是不懂的問題
提出來問老師。
上海江寧學校語文科教師傅冰冰描述二次課改後,「老師不再
是去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來教。除了把這本語文教材教好以外,
我們還會去想:『還能為學生做什麼?』」江寧學校語文組
老師,自己就發展了「主題閱讀」的課程,讓學生在課本之外,
每學期還能跟著不同老師深入閱讀一本書,像是泰戈爾的
《漂鳥集》,或是莎士比亞的戲劇。
是去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來教。除了把這本語文教材教好以外,
我們還會去想:『還能為學生做什麼?』」江寧學校語文組
老師,自己就發展了「主題閱讀」的課程,讓學生在課本之外,
每學期還能跟著不同老師深入閱讀一本書,像是泰戈爾的
《漂鳥集》,或是莎士比亞的戲劇。
上海的中學語文教材,每冊約三十三篇文章,台灣則大約只有
十三篇文章。上海能用一學期教完這麼多課文,最主要的還是
他們著重於整體思考、感悟、表達的訓練。上課節奏快,一堂
課大約可以教完一篇文章,有些課文甚至讓學生自己閱讀,
不似台灣教得很細、很碎,往往三、四堂課才教完一篇課文。
十三篇文章。上海能用一學期教完這麼多課文,最主要的還是
他們著重於整體思考、感悟、表達的訓練。上課節奏快,一堂
課大約可以教完一篇文章,有些課文甚至讓學生自己閱讀,
不似台灣教得很細、很碎,往往三、四堂課才教完一篇課文。
啟示四 教師大轉型:從教學者變成學習共同體
星期四的下午,上海北蔡中學的教室裡,特級老師唐水明與姚為州,帶領著十七位學員,進行著他們兩人為年輕教師開設的教學精進工作坊。就在同時,上海建平中學西校裡的語文組老師,則在進行著一堂公開課後的觀課討論,只見每位老師手上的「聽課紀錄」本,密密麻麻的寫著他們的觀課心得。
這樣的學習交流,並不是為了教師評鑑,而是為了形成教師的「學習共同體」,協助老師專業發展。
上海二次課改帶來的最大改變,除了學生能力的轉變,還有老師能力與角色的轉變。
一張講台、一枝粉筆、老師從頭到尾講到底的課堂逐漸消失。愈來愈多對話、提問式的教學,學生參與愈來愈多,教室的大門也愈來愈開放。教師從課程的實施者,轉變成課程的建設者。
為什麼老師可以有這樣大的轉變?
鄭桂華教授指出,老師可以改變,主要是透過各種教師研習,把老師推進到教改方向,轉變他們的教學方式。
親自走訪上海,深刻體驗到這裡的中小學教師,有綿密的共同學習網絡。不但學校裡有備課組全盤規劃每學期的集體備課活動,每個學校、每位老師都必須定期的上公開課讓其他老師觀課、評課。此外,還有特級老師開設的教學工作坊,透過課堂演練、交流討論,精進教學能力。所有的教師研習,都聚焦於現場教學能力的提升。
在中國大陸,教師的養成與培訓已經進入國家的十二五規劃裡(中國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十二五規劃」就是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從教育部到地方,人力、財政上都投入許多資源。從今年開始,上海更領先大陸其他地區,展開「教師見習制度」,大學畢業以後,第一年當老師的人都要到見習教師培訓基地受訓一年,通過考核之後,才能成為正式的教師,以拉高進入教師這個行業的門檻。
負責上海普陀區語文科見習教師培訓的江寧學校校長吳慶琳指出:「學校光靠幾個好老師是不夠的,要整個教師團隊好才行。」
啟示五 教改大反思:考試制度使上海教改受限
上海的二次課改,到底算不算成功?回顧過去這十年,有許多人對上海的教改提出反思。
鄭桂華教授指出,二次課改剛開始,大家都一股勁兒的強調要學生多講,甚至有人認為老師一堂課講超過十五分鐘就不好,可是到了二○○七年左右,發現學生說得多不見得可以提高學生的素養,所以很多觀摩討論聚焦在「老師教什麼?怎麼教?這樣教合不合適?」
到了這一兩年,開始有人批評二次課改,太強調思考、感悟,忽略了基礎的學習、知識的學習。於是有老師強調既要感悟,也要訓練。「其實,我們也走了很多彎路,」鄭桂華說。
曾經來台觀摩教學的特級教師姚為州就指出:「我們要向台北的老師學習『實』,他們則可能要向我們學習一點『活』。」
去年才來台灣參訪交流的葛筱寧老師則觀察到:「台灣教學的長處在於能很扎實打下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可以把這些成語、典故、詞語整理出來,就是把中華文化的根,固定住;上海學的比較活,就有點浮。」
整體來看,不論是現場老師或教育學者,都肯定上海二次課改的大方向。但是即使PISA評比拿到三個第一,上海民眾對教育的滿意度卻不高,這又是為什麼?
主要還是因為上海的學生仍面臨著中考(類似台灣的基測)、高考(類似台灣的大學學測、指考)的升學壓力。為了擠進升學率高的明星中學,孩子在小學,甚至幼稚園階段就要想方設法卡位、掛勾。擇校壓力,成為上海父母揮不去的夢魘。
孩子從小在上海求學的台商媽媽陳婉蓉回憶,當年兒子還在讀幼稚園的時候,身旁的媽媽們都已經如火如荼的在準備小學的考試。當她帶著兒子去報名一所重點小學,「真的很像去應徵工作,小孩就一個個叫上去面試。」
在上海工作將近十五年的台商媽媽朱雅玫也感慨的說:「當年兒子讀預備初中時,變得很不快樂,因為永遠都被要求考得更好。」她也發現,上海的中學只重視語英數這幾個考試科目,很不平衡,最後她將孩子轉到另一所中學的國際部,孩子才重新燃起學習的熱情。
大陸知名的教育學者、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不客氣的指出:「我們喊素質教育已經喊了二十五年了,但現實情況是,學生的學習壓力比二十五年前還重,因為我們的考試、評量機制沒改,很多改革其實是帶著腳鐐跳舞。」
相較於台灣正在進行的十二年國教,熊丙奇認為,上海的課改其實只是微觀改革,「微觀改革起的效果是很有限的,台灣做的十二年國教是宏觀改革。從考試制度先改,會比較有效,但陣痛期會很長,」熊丙奇說。
PISA成績公布,上海PISA研究中心不但沒有興奮之情,反而主動提出檢討改進的方案。其中一項建議,就是「減負」(減輕學生負擔)方案,上海現在在各小學推動「快樂活動日」,每週有半天時間,以學生活動為主,沒有考試、沒有作業,希望學生透過更多的生活體驗來學習。上海PISA研究中心副主任陸璟說:「我們的目標,是希望上海的教育做到高質量、輕負擔。」
上海與台北,大陸與台灣,兩岸的教育,在過去十年來,有著不同的改革與進展,面對未來,上海似乎已看清方向。比對岸更為自由開放的台灣,在上海人眼中更具文化水平的台北,是否能更開闊的看看世界,走出一條更寬廣、更優質的教改之路呢?
上海小檔案
人口等於一個台灣:常住人口約2301萬人
面積約為台灣1/6: 6,340.5平方公里
學制:小學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六年級一般被稱為「預備初中」。
教改推動:
1. 上海與大陸其他城市不同,不但有自己的課程綱要、自編的教材、對於中考(國中考高中)、高考(高中考大學)的考題,也都有獨立命題權。
2. 上海於1988年展開第一期課改,1998年推動二次課改,2012年,開始實施見習教師培訓制度。
大陸教師的分級制度
大陸教師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老師。此外還有一些榮譽稱號,例如特級教師。
特級教師要有專著和影響力
初級教師一般是大學本科生,畢業1年就可以成為初級教師。初級到中級要經過5年時間,並且要通過專業科目的筆試,還有論文、公開課與4年的帶班經驗。然後再經過5年,類似初級升中級的考核,升到高級教師。
特級教師則要有自己的專著、要有自己的影響力。
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為另一路線
除了教師分級制度,大陸的教師還有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等職稱,主要是一種專業上的認可,並非終身職,但也是有一個評審過程。老師在生涯發展上,可以朝教師升級和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這兩條路線同時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